做产业价值共创者,上海科技服务业不断求新求变产出成果 创新链加快重构催生“新基建”——科技服务如何按下快进键(上)
Jie Fang Ri Bao·2025-07-04 01:42
记者 黄海华 日前,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旗下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专利申请在美国获 批。这项技术能够用人工智能诊断幽门螺杆菌是否发生球变形。如今的上海芯超,除了是"中国最大生 物样本库",也已成为幽门螺杆菌个性化诊疗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正是上海科技服务业的一个缩影——伴随着科技创新链的加快重构,以及现代科研范式的深刻变 革,科技服务业也在不断求新求变,突破人们对其功能的固有认知框架,形成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 科技咨询、概念验证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样品变产品,获国际认可 中国最大生物样本库是上海芯超的一个重要标签,曾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关注报道。其总 部储存能力达1500万份,建立了40万例肿瘤样本库、4.34万例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库、30种类器官 活库、30万例干细胞免疫细胞库等。 "除了紧抓生物样本这一核心资源,使之成为创新策源能力的关键源头,作为一家企业化运营的机 构,我们也一直在筹谋如何将样品变成产品。"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说。 "区块链不可篡改、全程可溯的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经济中的信任难题。"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会 长王奕形象地描述。 标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