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教授发表研究成果:源头减碳与后期除碳需双管齐下
Zhong Guo Hua Gong Bao·2025-07-04 02:01
虽然碳移除是降低大气碳浓度、实现地球降温的重要手段,但其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未来投资规 模、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都存疑。此外,大规模部署碳移除技术还可能占用耕地、增加水资源消耗, 引发新的环境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外界对碳移除技术持消极态度。 研究指出,实现碳中和需要明确区分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的各自目标。全球降碳的关键在于双管齐 下:一方面是源头减碳,通过风光发电、氢燃料等技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另一方面是后期除碳,采用 植树造林、空气捕集碳等技术降低大气碳浓度。当前,世界各国主要聚焦源头减碳,但按照现有碳排放 速度,实现2100年温升不超过1.5℃目标所需的碳预算可能在未来5年内耗尽,仅靠源头减碳难以达成气 候目标。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分别为源头减碳和碳移除设定独立目标,"两条腿"走 路,合力来实现总体的净零目标。研究表明,与模糊处理两种路径的做法相比,明确区分目标能在多个 维度带来更好效果:包括短期降碳成效、碳中和实现时间、负碳排放出现节点以及最大温升幅度控制 等。这种策略既能加速减排进程,又能促进碳移除技术发展,为破解全球降碳困局提供了可行路径。 金超团队发现,现行全球气候政策仅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