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智造”焕新生?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螺栓自动旋入缸体的轻响、机械臂流畅的运转轨迹、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的数据流——走进位于安徽省滁 州市全椒县的全柴动力国六柴油发动机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机油的气息。这座主营发动机的 老厂与共和国同龄,走过76年风雨,正以数字化的姿态拥抱"智造"新生。 "过去装配一台发动机,老师傅们得抱着零件满车间跑。现在,关键拧紧工序全由机器人精准完成。"安 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公司生产调度员赵玥指向繁忙的机体加工线。7台进口六轴机器人灵活挥 舞,高精度扭矩配合角度控制,将主轴盖、缸盖等关键螺栓一一锁紧,数据实时上传,100%可追溯。 相比人工操作,误差被机器"归零",装配可靠性显著提升。 这条2022年投产的智能产线,主要用于生产两个系列的国六机型,产线设计节拍75秒,年产可达10万 台。"全线共配置自动化设施40台,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生产线能自动切换多品种生产动作参数, 实现多品种之间自动无缝换产。"赵玥对记者介绍,产线可通过PLC触摸屏、服务器等组成内部网,对 每台在线测量数据和装配过程数据进行采集,为每台发动机质量追溯分析和设计改进提供有力依据。在 线视觉系统严密监控着齿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