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模式打破塑料外贸定价困境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2025-07-04 20:26
● 本报记者马爽 然而,在我国塑料产品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之际,部分企业也格外关注与企业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定价方 式。据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对于塑料品种的进出口业务均有涉 及。"无论进出口,定价的依据多为现货价格指数,或者就是双方一单一谈,最后按一口价成交。" 多位市场人士称,指数定价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基础数据多采自主流港口大型贸易商和生 产商,采集与计算方式未完全公开,样本的覆盖范围、代表性以及数据透明度、抗操纵性都难以保障。 此外,数据采集与发布存在时滞,市场日内大幅波动时,指数难以及时反映市场变动。另外,由于进出 口海运周期长,企业面临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不少企业虽然借助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但若现货贸易价 格不公允、不及时,期货锁价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期货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像PP这些塑料产品,中国市场和中国 企业应该在定价过程中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金能科技(603113)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伊国 勇看来,期货价格相对其他一些定价参考明显更加公允透明,国内企业就应该在外贸中多用。 交易所多举措助力发展 事实上,期货定价以及基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