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有趣,这群师生刷新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07-05 02:11
夜幕降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剧场内,灯光渐起,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在这里展开。舞台中央,身着 粗布长衫的学生演员,眼神坚毅、语气激昂,他饰演的李大钊正站在百年前的讲台,向台下"穿越"而来 的老师和同学们高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这一幕,仿佛将台下师生瞬间拉回到那个风云 激荡的年代。 "今天演绎的这个片段,选取了李大钊先生在大学讲台上授课的场景。我们反复研究史料,力求还原当 时的服装样式、道具细节。"台下,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彭佳荣和该校财经系指导教师们的目 光都紧紧锁定舞台。对他们来说,这次"破壁"始于一种焦虑。"只讲课本上的理论,同学们感觉遥 远。"彭佳荣说。 如何让书本上历史知识的传授过程,变得更加可感受、可触摸,甚至可参与?一个灵感在彭佳荣的脑海 中闪过:何不用舞台剧来演绎红色历史?学生们有活力,有表达欲,排练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度的学习 和碰撞。 想法很美好,实践却步步维艰。"最初《青春之我》剧本就是照搬课本上关于李大钊的片段,干巴巴 的,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彭佳荣翻着学生写的第一版剧本直摇头。为此,她和几个学生一起"泡"在 图书馆,翻阅大量史料,查找李大钊的生活细节,最终找到了可以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