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打造“2小时应急保障圈”
Liao Ning Ri Bao·2025-07-06 01:15
为破解这一难题,锦州市依托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以"便于运输、管理和发放"为准则,在自然 灾害高发区域精准布局。通过选址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交通便捷、 辐射能力强且安全性高的场所,建设"救灾物资前置储备点"。截至今年6月,已在基层建成50个市级救 灾物资前置储备室(点),实现全市90%中高风险区域有效覆盖。 为解决传统救灾物资储备层级多、调拨周期长的难题,自去年5月起,锦州市创新推行"市级统筹 +基层前置"救灾物资储备模式。截至目前,已成功实现救灾物资响应时间从传统的3小时到4小时缩短 至2小时以内,灾后24小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 "锦州地理位置特殊,夏季多暴雨、冬季易发暴雪寒潮,沿海地区常面临台风、风暴潮等威胁。复 杂的灾害环境下,偏远乡镇、村社因交通等因素限制,灾后救助存在响应滞后等问题。"锦州市应急管 理局工作人员邓宝军说。 目前,锦州市已构建"监测—指挥—救援"一体化平台,整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建 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前置储备点终端设备实时接收预警信息。同时,搭建市、县、乡三级联动应 急指挥平台,实现灾害信息快速传递、资源实时调度、指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