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抗战文物数量持续增加
Bei Jing Qing Nian Bao·2025-07-06 23:34

在历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之上,北京的抗战时期"文物拼图"逐渐变得更加清晰与完整。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实地走访,探寻这些新增文物背后的故事。抚今追昔,让一段段尘封已久的抗战历 史变得触手可及。 北京现存已知唯一的侵华日军摩崖刻石获得法定文物身份;被发现的日军兵营和碉堡让京张铁路的历史 留存更加多元;新近被发现的一处"地道战"遗迹原址建馆保护……近十年来,在文物部门与文保志愿者 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地区新增多处抗战时期的不可移动文物,让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遗存逐渐进入公众 视野。 三处日军建筑被认定为文物 在丰台区程庄路东侧,由于行道树和地锦草的遮蔽,很少有人注意到程庄路16号院的外墙间,矗立着一 座圆柱形碉堡。这座建筑由砖块垒砌,上下二层分布有射击孔,但随着时代变迁,碉堡第一层的射击孔 已被封堵,但还能看到往昔的结构。钉挂在外墙的文保牌显示,丰台区文委在2016年将这座建筑认定为 普查登记文物,定名为"程庄路碉堡",但文保牌上并无更多的介绍,为这处抗战遗存增添了一丝神秘 感。 程庄路碉堡是何人所建?据《北京抗战遗存》一书记载,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在丰台镇铁路 北侧至大井村修建仓库,系军用物资储备及调运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