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跌宕的“U”到持续攀升的“J”——武汉独角兽企业的10年进化路
Chang Jiang Ri Bao·2025-07-07 00:29

7月6日,武汉南太子湖畔,芯擎科技工程师正在测试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这颗将于今年大规模量产的"中国芯",是武汉 独角兽企业10年进化路的生动写照。 "引发产业创新变革时,创新型中小企业就像蜂群一样集中成批出现。这一现象在产业演化历程中被反复印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相 关课题组专家曾在接受长江日报调研组(以下简称"调研组")采访时说。 近七成入库独角兽拥抱AI 独角兽群落竞逐。上月底,胡润研究院发布全球独角兽榜单,武汉以9家独角兽企业跻身全国城市第七位。 从2016年《长江日报》头版报道武汉首家独角兽企业诞生,到如今涵盖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的硬科技军团,这 座城市用1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从"U"形到"J"形的韧性增长曲线。 持续10年关注,历时半个多月调研,调研组相继走进武汉多家独角兽与潜在独角兽企业,探寻武汉独角兽企业10年浮沉背后的得失, 寻找未来驱动独角兽可持续增长的内外部力量。 消费者体验武汉独角兽企业星纪魅族生产的AR眼镜 矩阵: "你要站在AI的肩上。"数月前在武汉的一次公开分享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说。 7家独角兽、11家潜在独角兽、26家种子独角兽……翻开武汉最新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