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虹吸”下的公交“突围”
Xin Hua Ri Bao·2025-07-09 22:53
□ 本报记者 顾巍钟 通讯员 谭长荣 在地铁成为城市交通主导的当下,常规公交如何守护其"基础地位",与轨道交通深度融合的同时实现自 身的可持续发展?记者近日在南京调研中发现,微循环、定制化公交正成为破题探索的关键。"217路开 通才10天,就成了南京铁北绿景路沿线5个小区居民的'心头好'!"7月6日,南京公交公司217路队长何 凯向记者介绍,这趟从幕府创新小镇开往玉桥大市场的"小蓝鲸"微公交,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买菜、逛市 场、外出看病、换乘地铁的难题,每天22趟车次还基本上趟趟坐满,早晚高峰还有站客。 作为南京第8条服务地铁7号线接驳的微公交,217路也是全市第76条打通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微循 环线路。随着地铁大发展和客群分流,我省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公交都出现了客流锐降、线网稀释等 经营困境。这几年,南京公交一方面通过"减重降复、错位布局"优化既有线路,另一方面,在地铁盲 区、轨交辐射区强化接驳。注重以"短线小车、高频接驳"做好延伸服务,让市民实现"地铁到站、公交 到家"的无缝衔接,进而探索出公交与地铁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接驳地铁,76条微公交织密"社区生活圈" 在南京城北中央北路、幕府西路、和燕路围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