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立月球研究的中国学派
Huan Qiu Wang Zi Xun·2025-07-10 02:0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短评】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例如,揭秘样品的物理、矿物和 地球化学基本特征;提出月球岩浆活动是月壳厚度以及源区物质组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月海玄武岩分 布的"二分性"提供了全新认识;首次精确测定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让人类在了解太阳系 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方面有了更精确的"宇宙时钟"标尺…… "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建立月球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说,"来自月球背面的样本,让 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月球。我相信,我们中国科学家一定能在月球研究上作出原创性、突破性贡 献!" 不止月球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认为,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稳稳的"三步走",随着更 多"一手数据"获取,中国行星科学也将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引领,为丰富人类知 识宝库特别是加深对宇宙的认识,作出中国贡献!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0日 08版) 听着这样的评价,怎能不让人有扬眉吐气之感! 在中国探月工程实施之前,我国月球研究总体而言处于"跟随"位置。原因很好理解,"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在中国探月计划实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