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巨头“围猎”冠名权 苏超“吸金”效应是怎样炼成的
Zheng Quan Shi Bao·2025-07-10 18:30

7月5日,南京队与苏州队比赛进行到第75分钟,现场电子大屏显示本场观赛人数为60396人,创下"苏 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单场上座新纪录,这也是中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新纪录。 大品牌争相"入场" 公开资料显示,"苏超"赞助商分为总冠名商、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商、官方赞助商、官方供应 商5个类别,在"苏超"开赛之初,赞助商几乎全部来自江苏本土。"我们一开始只是以试试看的心态支 持'苏超',没想到后来'苏超'如此成功,现在'百万级'的赞助商名额已经一席难求了,幸亏我们参与得 早。"一家江苏赞助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苏超"最初的合作方案里,除总冠名商花费较高外,其他 档次价位主要在20万元至150万元的区间内,但随着赛事火热,目前"苏超"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的 价格已飙升至300万元。 在赛场外,"苏超"的赞助商之战同样愈演愈烈。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8日,"苏超"的赞 助商数量从开赛时的6家飙升至30家,且京东、小米、伊利、喜力啤酒等巨头纷纷入局。同时,各大品 牌还在"围猎"各球队的官方冠名权,阿里集团几大业务品牌就已"抢驻"常州、徐州、无锡等队。为 何"苏超"能够如此"吸金",赞助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