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上会记
Xin Hua Wang·2025-07-14 01:55
新华网沈阳7月13日电(记者武江民)早晨8点,68岁的赵和平仔细抚平衬衫褶皱,和老伴把印有"赵菽大米"字样的稻米装车,从于洪区平罗街道 万金村出发,横跨大半个沈阳赶往沈阳国际会展中心。 在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赵和平一直没闲着,挤在吉林展区前品尝大米,听安徽的粮机企业介绍最新的碾米机,追着沈阳农业大学的老师咨询水 稻新品种。 12到14日,在沈阳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有来自全国4000多个企业,2万多人参会。作为沈阳本地种粮大户,赵和平的展位被安排在 沈阳好粮油展区的一角。 本届粮食交易大会聚焦粮食流通,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粮食加工转型升级是应有之义。赵和平种了半辈子地,不懂得怎么做大产业,一心想 把粮食卖个好价。2011年,他成立了水稻合作社,经过13年发展,合作社成员扩展至13家,种植面积由300余亩扩大至3000余亩。他还将自家大米 对接当地的米业公司,延长产业链,从卖"原粮"向"卖产品"转变。 赵和平的故事,是沈阳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粮食产量超过400万吨的农业大市,沈阳市发展稻米、蔬菜、畜牧、渔业、花卉五大优势 农业产业链,涌现了新民大白菜、辽中鲫鱼等近500个"两品一标"产品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