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只发起式基金未过三年之坎,清盘高发为何反成布局热土?
Di Yi Cai Jing·2025-07-15 12:07
"赔本买卖"缘何受宠?还有98只"卡"在2亿门槛,清盘倒计时开启 从"播种"到"割肉",发起式基金为何总是难越三年之坎? 今年以来,"以小博大"的发起式基金逐渐暴露生存困境。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年内有43只发 起式产品因三年期满规模未达2亿元而被动清盘,数量创同期历史纪录。这些产品多具鲜明赛道特征, 因成立于板块高点而业绩承压,平均跌幅达18.65%。 尽管清盘高发,发起式基金仍是布局重点。这引发两大疑问:其一,"到期即清盘"产品收取的管理费能 抵运营与千万级资金占用成本吗?其二,明知"突围"艰难、成本高企,基金公司为何仍将这"赔本买 卖"视为重要布局手段? "三年之坎"清盘潮涌 7月15日,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正式进入清算程序,并停止收取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基金 销售服务费等费用。这是一只成立于2022年7月7日的发起式FOF产品,因基金资产净值不足要求而触发 自动清盘条件。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的规模仅有0.28亿元,运营近三年仅比成立时增加了不到1800 万元。 所谓发起式基金,即无视200户有效认购户数、2亿元募集规模的最低成立门槛,但3年后未达到2亿元便 步入清盘的产品。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