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田之约,何以破解治水困局?
Hai Nan Ri Bao·2025-07-17 01:32
周晓梦 7月15日,在三亚举行的"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创新实践成果"分享会上,随着新一轮生态补偿协 议落笔签字,三亚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持续三年的赤田之约正式续约,两个相邻市县,再次成为携 手治水"好搭子"。 从相约到续约,曾经因水质告急"互相瞪眼"的上下游,如今已然成为共治一库清水的"共同体",那 么,赤田水库流域治理有何独到之处?又有哪些可供复制的经验? 为什么会有赤田之约 赤田水库,坐落于藤桥河流域上游,横跨三亚市海棠区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由7座不同规模的 水库组成,下游灌区覆盖19769.55亩土地,涉及17个村集体、1个社区及众多用水主体,为三亚重要的 饮用水"大水缸"。 三年前,这片水源拉响警报——取水口国控断面水质首度滑落至Ⅲ类,水环境质量下降,关键指标 亮起红灯。 上游保亭占水库流域面积超90%,却因生态保护戴着"发展紧箍咒";下游三亚用水紧迫,却只 能"隔界兴叹"。行政边界像一堵墙,把水域治理困成了"九龙治水"的僵局。 钱花得明明白白,效果看得真真切切。 "'1+N'政策体系和'项目为王'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了治理蓝图精准落地、项目高效实施。制度集 成创新为解决跨区域流域治理中的'九龙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