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情感与AI陪伴的人文审度①|刘永谋、白英慧: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机器情感
Xin Lang Cai Jing·2025-07-17 02:21
关于情感的界定,存在实在论与建构论之争。情感实在论认为,情感是自然的、先天的、普遍的,具有 明确的神经机制、生理指标与行为表现;而情感建构论主张,情感是社会的、后天的、特殊的,受到语 言、文化、规范、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互构论者认为,实在论与建构论互补地反映了人类情感的不同维 度。同样地,在AI领域,机器情感不仅具有实在性,遵循科学原理、技术规律、工程准则;还具有建 构性,受限于不同社会因素、服务于特定交互需求。当我们以建构主义的视角去审视机器情感,有助于 澄清一系列相关理论问题,如"机器情感是如何被实现的?""机器情感背后潜藏着何种风险?""机器情 感应如何被更好地发展?"等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机器情感等待我们去认识,而是需要我们 去建构一个有益的机器情感的世界。 2024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元年"。很多人预测,随着机器人大规模出现在普通人的家居生活环境中,人 与机器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将成为未来智能社会的常态。所谓机器情感、AI陪伴的实质是什么,对人 机交互、人机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比如说,从文化视角和性别视角,应该如何看待人机情感关系呢?人 与机器的情感交流,将会产生何种社会冲击,导致何种技术风险和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