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留白孕育出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
Nan Fang Du Shi Bao·2025-07-17 23:11
从1985年深圳科技工业园在滩涂奠基,到如今具有全球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风向标"意义的西丽湖国际 科教城,广东经济"第一区"——深圳南山完成了从"三来一补"加工区到全球创新生态范本的跨越。而 今,这条强势崛起的"独角兽走廊"背后,是硬科技突围与生态进化交织的双重奏,更蕴藏着中国创新从 政策驱动到生态自循环的深层逻辑。当我们将"独角兽走廊"的观察视角落到走廊内的每一个独角兽企业 上,不难发现这些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企业的特点:年轻、成长快、市场潜 力巨大,他们的迅速成长与突围,离不开这片区域的改革创新力度,政策服务保障与产业创新生态。 创新沃土 "独角兽走廊"企业迅速成长与突围,离不开改革创新力度、政策服务保障与产业创新生态。 南宣供图 从制度破冰到服务颗粒度的极致 2014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席卷华夏大地,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南山区开始高 姿态向世界展示其创新实力,这也为"独角兽走廊"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事实上,南山的创新密 码,早就写在"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基因里。 1979年,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炮声不仅炸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更埋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