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尧:以虫治虫护麦田 学术正名扬国威
Ke Ji Ri Bao·2025-07-18 01:00
"中国昆虫种类估计15万种以上,已定名不足2.5万种,只占17%。在这些已知种中,95%由外国人 定名,只有5%是中国人自己的工作。"1979年3月,68岁的昆虫学泰斗周尧在信纸上写下一组令人警醒 的数字。 将95%和5%这两个百分比颠倒过来,成为周尧毕生的科学战役。 万里归国效力 1936年,周尧以优异成绩考入意大利那波利大学,师从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尔维斯特利教授。他 带着200多号中国蝴蝶标本负笈远洋,成为该校昆虫博士研究生班唯一的东方学子。短短一年,他已兼 任助教,论文《透明蚧的重记载》获导师高度评价,前途一片光明。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震动了欧洲学界。周尧用这句话婉拒导师的挽留:"报国之日短,求学之 日长。大虫不杀,杀小虫何用!"他于1938年4月踏上归途。在四等舱的麦草垫上漂泊30天后抵达广州, 他第二天就穿上军装,成为广东地方军一八七师的一名战士,开赴河南兰考前线。 原标题:周尧:以虫治虫护麦田 学术正名扬国威 战火纷飞中,他组织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昆虫学会"昆虫趣味会",创办首个私立昆虫研究所——天则 昆虫研究所。在西北农学院简陋的教室里,他练就"一笔画虫"绝技,枯燥的分类学在他笔下变成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