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移动储能机器人破解“挪车焦虑”
在日前举行的第26届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人才交流洽谈会上,由大连坤达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大连坤达")研发的坤达移动储能机器人首次亮相,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这款能够提供"无感"充电 服务的移动储能机器人即将投入市场,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从传统的"人找桩"向便捷的"桩找 人"转变。 突破两大技术壁垒 "锂电池技术成熟,成本断崖式下降,移动储能产品迎来破土而出的最佳窗口期。"大连坤达副总经理韩 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国锂电池每瓦时单价从1元多大幅降至3毛多,预计后期 还有下降空间。100千瓦时电池包的成本显著降低,移动储能方案的投资回报率变得更加清晰。我们判 断2025—2026年是市场临界点。" 坤达移动储能机器人项目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突破了能源管理与高负载移载两 大技术壁垒。 升级城市能源服务 "市场上主流的100千瓦时储能充电设备往往体积庞大,应用受限。我们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显著缩小 了设备体积。"韩刚说。他向记者展示了产品的核心优势:小巧灵活且电量充足,在空间有限的停车场 等复杂场景中游刃有余。 产品的设计理念针对的是新能源车主的"挪车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