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滋养共富根基
Zheng Quan Ri Bao·2025-07-20 11:09
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既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商业可持续的必然选择。当更多企业在金融的滋养下 枝繁叶茂,当劳动者收入随企业成长水涨船高,共同富裕的根基将更牢固,中国式现代化的画卷也将更 加生动。 本报编辑部 降低融资成本,不能简单地指望利率"一降了之",而要构建"综合减负"生态。简单压价反而可能加剧融 资难度。为此,银行可从三方面破局:一是清理贷款环节的不合理收费,把LPR下行红利全额让渡给企 业;二是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通过多方共担降低对抵押物的依赖,使风险定价回归合 理区间;三是提供"融资+服务"组合拳,帮助企业优化财务、对冲汇率风险,从非资金端降低运营成 本。只有融资成本下降与经营效率提升同频共振,中小企业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民营和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县域经济活力的源头活水。然而,"融 资难、融资贵"是其发展道路上常见的阻碍。 更高阶的价值,是培育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共同富裕不是简单分蛋糕,而是做大蛋糕、提升全社会 发展能力。银行可把信贷资源投向绿色技改、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跨越技术门槛;深入产业园区,提 供财务规划、市场对接、管理升级等"融智"服务,补齐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