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战火烧向餐饮之外
Jing Ji Guan Cha Wang·2025-07-20 16:0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钱玉娟 广州连续多日高温橙色预警,深夜10点后仍然闷热。 出单机里不断弹出来自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外卖平台的订单,老板洪震和两名店员一起拣货、打包,忙得热火朝天。 洪震是华南地区某零售品牌的加盟商,他在广州选择了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档口,开了一家百货店,售卖零食饮品、日用百货,各种数码周边、生活电器,甚 至还有园艺绿植等。 "现在一些人会去户外露营,需要帐篷、太阳伞等;在附近医院就医的人需要一些特殊物品,比如轮椅,我们都会卖。"洪震上架了近乎生活全场景的商品。 他与多个平台的合作都属于KA(Key Account)级别。 洪震给门店配置了正、副店长及三名店员,5人采取24小时分班制,常态下,夜间只需两名店员就能完成订单履约。但最近尤其是周末时段的饿了么疯狂补 贴,美团也参与进来,"周六是重点,周日是次重点,门店订单接近平时的两倍。"于是,洪震多在晚上过来帮忙。 很多人以为,当美团、京东、阿里巴巴搅起外卖补贴战,最忙的是奶茶档、餐厅,实际上,越来越多像洪震这样的日用零售商家,迎来爆单。 7月18日凌晨才收工的洪震,才有时间和记者交流。他说,别看过去几天是工作日,饿了么竟会在某晚八点后突然发一波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