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电池测试20多年仍未老化,中国现在能量产了
Zhong Guo Jing Ji Wang·2025-07-21 00:21
内 中国经济网鄂尔多斯7月21日讯(记者 朱晓航)一块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实验室接受循环放电测 试,至今仍稳定运行,它正是固态钠盐电池。我国近年已实现该技术从"0到1"的关键突破,当前正迈 向"从1到100"的产业化跃变。近日,全球首条 720V 高压钠盐电池生产线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完成调试, 正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标志着中国成为继意大利、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 家。 固 态钠盐电池样品。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航/摄 蒙古建亨奥能生产车间内的固态钠盐电池成品。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航/摄 "电化学储能中最安全的电池"——这是美国能源部主导的《能源技术评论》对钠盐电池的评论。钠盐电 池采用固态陶瓷电解质,核心组件由耐高温、不燃烧的无机盐和、陶瓷电解质和金属材料构成,即使采 用12.7mm口径的穿甲燃烧弹多次击穿也不会燃烧爆炸。同时, 电池适应-40℃至 60℃的宽温域环境, 循环寿命高达 7000 次,在电网储能、数据中心备电、家储工商储、军事装备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 景。 picked and and and the see and the see and the see and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