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强制退市不含糊
Jing Ji Ri Bao·2025-07-21 22:15
财务造假"情节特别严重",金通灵及相关6人被检察机关公诉,面临追究刑责。7月17日,金通灵发布公 告称收到检察机关起诉书。公告显示,被告单位金通灵及相关6人当以欺诈发行股票罪、违规披露重要 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成为资本市场"财务大扫除"中又一起案例。 2025年以来,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行政处罚而实质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企业已达9家。退市类型涵盖 重大违法类(如锦州港、普利制药、卓朗科技、广道数字、江苏吴中)、交易类(如东方集团)、规范 类(如紫天科技)及财务类(如九有股份、青岛中程)。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密集落地。退市不等于免责,刑事追责与行政处罚并重。即便公司退市,责 任追究仍在继续。7月4日,锦州港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逮捕。该公司因 2020年至2023年连续4年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7月25日将终止上市。同样,一年前已退市 的三盛教育因历史造假行为被罚1500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监管打击范围已扩展至全链条。首例"第三方配合造假"处罚落地,在越博动力退市案 中,证监会首次对协助造假的第三方个人于某、贺某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标志着"全链条追 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