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Ke Ji Ri Bao·2025-07-22 00:55
近日,科学界先行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助力应对全球空间天气灾害。为什么要发起国际子 午圈大科学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我国的子午工程将在该计划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带着 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第四环境"研究需国际合作 在位于北京怀柔的子午工程综合信息与运控中心,科研人员在监测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图为子午工程二期大型监测设备之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摄 沿东经120度、西经60度两条经线(子午线)构建一个空间天气"监测圈",对日地空间环境开展全 天候"三维扫描"——这一科学想象即将成为现实。 作为日地空间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空间区域,地球空间是指从地表100公里以上到约10个 地球半径的区域,包括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这一区域对人类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航天飞行、卫 星通信和导航定位等领域高度依赖地球空间环境的稳定性。国际子午圈多样化的观测手段和全球性布 局,有望为地球空间系统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 "地球空间环境就像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一个'夹心层',同时受到来自天上和地上两股力量的拉 扯。"张清和说,一方面,是"天上来的影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