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解难优化普惠信贷
Jing Ji Ri Bao·2025-07-22 22:07
普惠信贷的初衷是通过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全面且高效地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 低收入人群等,变"融资难"为"活水来"。不过,银行作为普惠信贷供给的重要主体,在面对上述客群时 往往有所顾虑,不愿贷、不敢贷,这是因为这些群体的收入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加之缺乏有效抵 质押物,信用风险评估较难,个别银行出于风险防控和成本因素的考量,产生畏难情绪。 此次《实施方案》通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引导不同性质的银 行机构,结合自身职能定位,聚焦普惠金融的服务边界和重点领域,着力化解普惠信贷面临的一些疑难 杂症。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拓宽抵质押物范围。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乡村振兴领域的资金投放力度,创 造了诸多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现阶段由于普惠金融客户大多缺乏抵押物,不少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并未 得到充分满足。《实施方案》要求银行机构探索扩大农村产权抵质押物范围,加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换言之,拓宽土地经营权、生物活体、养殖设施等资源,加快把农村的沉睡资 源变成融资的筹码,此举不但加快疏通融资堵点,还能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 强化金融科技运用,降低信息不对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