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亿规模“科创核爆点”,上海如何培育科技“新秀”|上海高质量孵化器调研
Di Yi Cai Jing·2025-07-24 12:12
"我们的定位就是做科学家的创新助手,把他们的成果变成商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莘泽"智星港"合伙人徐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已成立十五年的莘泽孵化 器,"以原创科技转化的孵投联动"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就在今年3月,莘泽"智星港"培育的维昇药业成功在港股上市。 截至2025年5月底,上海12家高质量孵化器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 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载体,孵化器向前贯通创新链、向后链接产业链、横向融合资金链和人才链,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 专精特新企业。也正是由于贴近科学家、创业者,孵化器能快速捕捉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非共识机会",成为"最早发现者"与"最强赋能者"。 同样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模式起源于美国波士顿的飞镖创新研发中心,正打造张江共享实验空间进阶2.0版。该孵化器负责人朱鹏程对记者介绍,他们引进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美天旎、礼来等十余家中外大企业协同创新赋能伙伴,孵化器成员企业超270家,"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生物医药的'贝尔实验室'"。 不只是生物医药领域,自2023年11月上海正式启动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以来,目前围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