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经济观察丨曾经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如今发生了哪些变化?
Yang Shi Xin Wen·2025-07-29 04:14
贵州威宁、赫章等9个县曾是全国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作为曾经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如今都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脱贫人口又有什么收入新渠道? "订单式"技能培训激发就业新活力 当记者来到威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时,正赶上多场技能培训课。教室里,老师带领大伙学习电工相关知识。室外训练场上,尽管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但 学员们仍抓紧时间练习叉车技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中不少人都是脱贫户。 记者发现,教室里张贴着不少培训课表和考试安排。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1到7月已经组织了110个班,培训总人数达5500多人,内容涵盖电焊工、叉 车、家政等领域。这些培训中大部分由政府免费为当地群众组织,培训内容和时长都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 因地制宜发展"一县一业" 带动百姓增收 就业帮扶更加精准的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探索县域富民产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贵州赫章县是天麻主要产地之一。在平山镇一家天麻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天麻生长所必需的养料菌棒。经过筛选、发酵等工序 后,一个个新鲜出炉的菌棒被送进培养室。 贵州威宁产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威:目前我们培训的情况大多是订单式培训,企业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