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一起起案例厘清“隐形加班”的权责边界
Bei Jing Qing Nian Bao·2025-07-29 11:04

对"微信加班"等"隐形加班"的权益保障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起劳动 者"胜诉"的案例都能起到推进或催化作用。具体的"隐形加班"场景或情形各不相同,法院或劳动争议仲 裁机构在一起起案例中依法依事实认定"隐形加班"、支持劳动者的维权诉求,并以案释法,可以不断拓 展并厘清对"隐形加班"的保障边界,巩固和凝聚共识,可以让相关标准更加清晰,进而逐渐形成常态性 机制。这样对"隐形加班"的保障就会更全面、更到位,劳动者的"隐形加班"权益落袋的门槛和成本会更 低,劳动者受益的范围也会更大。 每一次"隐形加班",每一份实质性劳动付出,都值得肯定和回报。每一位劳动者拿起法律武器 为"隐形加班"维权,每一起支持"隐形加班"的案例,都是劳动保障进步的坐标,都令人乐见。 【责任编辑:杨鑫宇 编辑:王钟的】 在很多新型劳动场景中,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劳动状态、加班等概念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固化的认 知边界,而是变得更多元、更灵活。但不管相关的劳动场景如何变化,认定劳动状态或加班的标准是基 本不变的——主要看劳动者是否有实质性的劳动付出。 在"八小时之外",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只是进行简单的、碎片化的电话或线上沟通,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