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发得出,转不动” 可转债重返银行“补血主渠道”



◎记者 张欣然 随着银行板块回暖,沉寂多年的银行可转债市场迎来久违的"转股潮"。从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高达99% 以上的转股率,到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引入"白衣骑士"压哨转股,再到中信银行、兴业银行股东主动出 手协助转股,银行可转债正摆脱"发得出,转不动"的尴尬局面,迈向"发得出,转得动"的新阶段。 在监管政策鼓励资本多元补充、市场供需错配加剧、投资者接受度提升等因素推动下,银行转债正重新 回归为"补血主渠道",并迎来"再起航"窗口期。 可转债重返银行"补血主渠道" 今年以来,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转股率普遍在90% 以上,部分银行甚至高达99.98%。在股价修复共振的背景下,曾经的"理想型融资工具"开始真正兑现其 资本工具属性。 7月18日,南京银行公告称,"南银转债"触发强赎并摘牌,其转股率高达99.98%,刷新银行转债转股率 纪录。"南银转债"于2021年6月发行,设置了明确的强赎机制。随着南京银行股价持续走强,提前满足 赎回条件,转股总数达23.57亿股。分析人士认为,转债得以转股,不仅反映出正股强势表现,也体现 市场对银行基本面与资本回报能力的认可。 7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