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评论】 稳经济需在三大着力点上突破惯性思维
Zheng Quan Shi Bao·2025-07-31 18:24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的高频词,多地争相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但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时 间,盲目跟风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错配。例如,某些中西部省份基础科研能力薄弱,却硬性对标沿 海地区搞芯片产业园,结果园区空置、招商困难。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各地应立 足自身禀赋,差异化发展。像河南、四川等劳动力大省,可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而非一味追 逐"高大上"项目。 此外,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和制度支撑。目前,许多地方对企业的补贴多集中于设备采购,忽视研发 投入和人才培养。建议将政策重点转向构建"产学研用"生态,比如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完善知 识产权保护,让创新真正落地生根。 31个省区市近期密集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将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定外贸作为三大着力点。 这一部署既体现了对中央政策的贯彻,也反映出地方稳增长的紧迫性。然而,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 标,仅靠常规手段恐难奏效,需在政策执行中突破惯性思维,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真正激活 经济内生动力。 各地将消费和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如发放消费券、推动以旧换新、加快"两重"项目建设等。 这些措施短期内能提振数据,但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