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开了个好头,电话营销自我约束才有出路
Nan Fang Du Shi Bao·2025-08-01 16:35
很多消费者讨厌各种骚扰电话,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很难判断对方的背景,到底是来自官方的商业推 广,还是第三方营销,背景不同面临的风险也不一样。过去,很多行业将营销外包给第三方,中介机构 通过电话营销揽客,以"中间商赚差价"的方式获取利润。最典型的是金融机构的电话营销,有的服务人 员甚至通过个人号码拨打营销电话,其个人介绍往往谎称有官方背景。但实际上,如果消费者按照营销 的渠道去办理业务,相应的成本比官方渠道高出很多。而且,中介为了表面合规,又可能存在造假行 为,最终的后果往往要由消费者来承担。 在几乎人人一台手机的时代,手机号码连接着每一个人,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流量,通过拨打电话发布 商业信息成为一种普遍且有效的营销手段。商家获客因此变得简单,不过也带来了问题。近年来,这种 营销方式让很多消费者备受困扰,源源不断的骚扰电话无法回避,乃至遇到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很多 人都会直接挂掉。 外界对各类骚扰电话意见越来越大,相关问题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今年"3·15",新华社曝光了授权代理 商的电话骚扰行为:第三方代理会通过官方号码推销通信产品,并依此提成。与此同时,与电话营销有 关的技术手段,包括外呼机器人、虚拟电话号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