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湛江抗战书写民族意志的史诗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08-03 01:47

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斗争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广州湾(今湛江)作为一个主权与治权被殖民体系撕 裂的特殊场域,湛江人民的抗争不仅揭示出主权让渡状态下中华儿女的坚韧与智慧,更为当代全球治理 体系下的主权实践提供历史镜鉴。 主权裂缝:殖民法理的内在矛盾 湛江的苦难从法国租界的屈辱到日军铁蹄下的疮痍,每一寸都连着民族被宰割的痛楚。1898年3月,法 国军舰"侦察号""狮子号"悍然闯入雷州半岛海域,在未获清政府允许的情况下武装登陆海头港。1899年 11月签订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堪称殖民法理操纵的"范本"。条约一面声称"于中国自主之 权无碍",一面以精细条文将2130平方公里土地(含海域)的治权完整让渡法国99年。这种"主权虚 置"与"治权独享"的制度设计下,法国殖民者在此建立总督集权统治,霞山行政公署直通巴黎殖民地 部;1911年纳入法属印度支那关税体系,更将中国主权公然肢解。 殖民体系的残酷性在微观层面显露无遗。法资工厂内,湛江工人每日劳作超过14小时,工伤概不赔偿; 罢工者遭遇军警镇压,反抗者全家遭屠戮。1904年,孙中山在《驳保皇报书》中痛斥清政府割让广州 湾,却因租界的"法理隔离"无法在湛江本土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