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制造技术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记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比能、高安全性锂二次电池材料开发与应用
Zhong Guo Hua Gong Bao·2025-08-04 06:05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联合完成的高比能、高安全性锂二次电池材料开发 与应用项目,凭借在锂二次电池材料领域的多项突破性成果,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快速发展,对锂二次电池的比能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 国新能源战略规划及航空航天重大工程明确提出,未来电池比能量需提升至500瓦时/千克以上,但当前 传统锂离子电池依赖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和有机电解液的组合,比能量已接近350瓦时/千克的理论 极限,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二是稳定固/固界面保障电池循环性能。针对金属锂负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不稳定的问题,团队开发了 共轭骨架电解质新体系,其"给—受"结构可高效解离锂盐,显著降低界面极化,使固态电池锂离子转移 数达0.839,对锂稳定性超10500小时。同时,团队采用聚合物辅助表面无定形化技术消除晶面错位,降 低界面阻抗,使复合材料离子输运性提升138%。 三是创新制造技术实现高均一度全固态电池量产。团队发明了电极片梯级界面逐层构筑技术,通过流延 成型结合物理沉积,实现阶梯式电极结构可控构筑,平衡了电池高功率特性与循环稳定性。他们开发的 国内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