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暨南大学仲春:平台内卷打“价格战”无赢家,破局需共治
Nan Fang Du Shi Bao·2025-08-04 15:29
8月的第一天,多家外卖平台纷纷发文:抵制恶性竞争,规范促销行为,承诺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参 与补贴活动。继两周前的监管约谈后,这场一度狂热的"外卖补贴大战"再迎来新的转折点。 如何看待平台的补贴大战?明知"价格战"难以持续,企业仍不惜亏本补贴的原因何在?广东省法学会反 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研究会秘书长、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研究员仲春长期关注竞争法、网 络法。她认为,"价格战"本质上是一种短期内争夺市场份额和用户资源的激进竞争方式。之所以在平台 经济领域反复上演,究其根本在于背后存在结构性动因与博弈逻辑。 通过补贴引流,是新平台开拓市场、实现用户冷启动的快速路径。而在位平台为防御市场份额流失,也 会出手应对。受"跟随式竞争"心理驱动,一些不愿错失"红利窗口期"的中腰部平台和商家同样会被裹挟 入局,进而加剧了整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广东省法学会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研究会秘书长、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研究员仲春(受 访者供图) 仲春告诉南都·反垄断前沿,尽管这种竞争不可持续,但由于平台经济中的"流量逻辑"与"竞争路径依 赖","价格战"往往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惯性,最终形成"内卷式" 竞争的常态化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