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走进中国脑机接口实验室
Huan Qiu Wang Zi Xun·2025-08-06 22:59
来源:环球时报 解读言语,促进康复 当《环球时报》记者走进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的大楼时,发现不同实验室里的装备大相径庭——既 有闪烁的机房,也有正在测试的机械臂,还有生化实验室。这也反映了脑机接口的跨学科特性——它同 时涉及医学、机械、通信和计算等不同领域。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于2018年成立,并根据北京市前 瞻布局的"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牵头成立了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芯智达)。 芯智达业务发展总监李园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大脑活动最根本的工作机制是通过细 胞之间电信号的发放和传导,实现人体从最基础的吃饭、睡觉等生存动作,到产生复杂的记忆和情绪。 基于这个认识,如果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大脑活动产生的电信号精准地采集出来,然后进行非常低延 时的传输,再通过外部的计算设备实现解码,就能解读出大脑电信号的含义。这是脑机接口最根本的原 理。 目前外界关注的脑机接口技术主要用于医学复健领域,例如可利用读取的大脑信息帮助瘫痪病人控制其 他设备(操作机械臂或控制电脑光标)。美国Neuralink公司的演示视频显示,手术后的瘫痪病人可以在 不移动任何四肢或手指、完全依靠神经信号的情况下移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