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穿上身 “娃衣”催生新消费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08-08 01:47
7月,江苏女孩席屿到贵州旅游,她喜欢的一名歌手是贵阳人,于是她带上了以歌手为原型的棉花娃 娃"周可可"。一天晚上,她路过贵阳的特色商业街区——一个汇集非遗体验、文创店铺、手工小铺等丰 富内容的"打卡点",在一个摊位前,被穿着苗族衣服的玩偶吸引了。 席屿拿出自己的"周可可"对比了一下,发现衣服刚好,银饰项链大了一些。"店里的苗族头饰没有适合 的尺寸,店主量了一下'可可'的头围,说马上手工做一个,等一会儿就能拿到。"几天后,在黔东南的 西江千户苗寨,席屿和手中的棉花娃娃一同穿着蓝色系的苗族服饰,留下合影。她在网上晒出照片,自 豪地说:"可可和苗族妆造适配性也太高了吧!" 这个夏天,玩偶们穿着民族服饰的"艺术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玩偶们在贵州、广西体验 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在福建簪花,在山西穿上"晋商大小姐"的裙子……在"娃衣热"背后,传统文化以更 轻巧、更可爱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催生出充满活力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彭琬涵根据汉代玩偶衣服文物再创作的娃衣稿图(已申请版权保护)。受访者供图 微缩的服饰,浓缩的文化 最近,玩偶Labubu火了,它们身上的各种衣服也引人注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创商店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