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责险融入上市公司治理成趋势
Jing Ji Ri Bao·2025-08-08 03:58
对此,陈辉表示,当前A股市场董责险风险评估方式亟需升级,不能再停留于传统因子定价阶段,应借 助大模型与机器学习技术,推动评估机制智能化、精细化。他认为,保险公司不仅要发挥"事后赔付"功 能,更要在"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上深度绑定客户,帮助企业在治理环节实现真正的价值重塑。 同时,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也制约了董责险市场的良性发展。目前多数公司仅在首次采购董责险时 发布公告,对保额、费率、理赔情况等关键信息缺乏持续披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 建议,监管部门可借鉴香港市场经验,推动建立强制性披露制度,将董责险内容纳入定期报告,从而提 升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任度。王国军表示,董责险不能被简单视为合规的"遮羞布",而应作为企业提 升治理结构、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信号。 新修订的公司法实施满一周年之际,董责险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多项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 上市公司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董责险)纳入风险管理"标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 年7月中旬,已有300余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董责险投保计划,市场渗透率正加快接近30%,与2019年 不足8%的水平相比增长明显。尽管董责险热度不断升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