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用“适当性原则”为自己选对保险?
Jin Rong Shi Bao·2025-08-08 08:01

为了让自己养老、医疗有保障,72岁的退休老人魏大娘萌生了购买具有养老、医疗责任的稳健型保 险产品的想法。保险代理人戴某以"回馈老年客户"为由上门推销,宣称某款分红险"年化收益6.5%,保 本增值,附加住院医疗、津贴"。 魏大娘听信了戴某的"专业建议",未细看合同便由戴某代操作手机投保。该产品年缴保费15万元, 而魏大娘的全部积蓄为60万元,在此情况下,戴某并未告知魏大娘缴费期10年、前3年退保损失70%等 条款内容。 一年后,魏大娘突发中风亟需医疗费,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后,因"未如实告知"被拒赔,后申请退 保,仅拿回4.5万元。遂魏大娘向保险公司进行投诉,公司调查发现,戴某有代签名、代告知等代投保 行为,最终公司全额退款,并对戴某进行处罚。 本案集中暴露出保险销售中违反适当性原则的三个典型问题。一是产品错位。高龄的魏大娘需要的 是流动性强的医疗保障,而戴某推荐的分红险需长期持有才可能实现收益。二是销售过程违规操作。戴 某代投保、代签名,规避金融管理部门的"双录"(同步录音录像)要求,且未询问魏大娘健康状况就代 告知的行为,导致魏大娘后续理赔失败。三是忽视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戴某未评估魏大娘的风险承受能 力与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