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古化石研究揭示—— 风媒传播助植物通过环境剧变“大考”
Ke Ji Ri Bao·2025-08-09 02:33
在地球生命演化的长卷中,植物的扩散策略始终是塑造陆地生态系统的隐形推手。风媒传播,这一 借助气流实现种子远行的策略,不仅关乎物种的生存疆域,更是环境剧变下的适应性机制。 为了揭开早渐新世植物扩散策略的神秘面纱,研究团队对欧亚大陆14个早渐新世化石点的植物类群 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中国云南吕合和捷克昆德拉蒂察化石点具有较高的种子和果实多样性,能够代 表早渐新世欧亚大陆种子和果实的传播方式。 "结果显示,风力传播是两个化石点最主要的种子和果实传播方式。"参与此项研究的德国森肯伯格 自然研究会德累斯顿自然历史收藏馆的卢茨·库兹曼博士说。 研究人员发现,槭属、梣属和鹅耳枥属种子在下落时会绕果实长轴旋转,这种自旋结构能显著延长 风力传播距离,是种子和果实最主要的空气动力学适应类型;而臭椿属等种子则采用更复杂的旋转模式 ——同时绕长轴和种子端旋转,进一步优化了飞行稳定性。两个化石点中,大部分风力传播的植物类群 为现代落叶阔叶林的常见物种,且风媒传播植物的比例与中国现代同纬度地区高度接近。 距今约3390万年至2780万年的早渐新世,是"冷室气候"的起点。这一时期植物种子和果实的主要扩 散方式是什么?欧亚大陆东部和西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