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小脑”水平已不错,“大脑”能力尚不足

从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再到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松延动力机器人的脚步遍布 半个亦庄,宇树机器人的格斗赛也从上海办到了北京。 二级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展开了追逐。今年以来,Wind人形机器人指数(8841699)大涨41.92%。 不过,大热之下,业内人士对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前景,也进行着冷思考。 机器人"ChatGPT时刻"预计还要5年 "目前企业用得更好的,依旧是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并不会选择人形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工业 机器人的设计逻辑,就是让机器人准确完成重复动作,不需要具备泛化能力。"百川智能共享工厂总经 理赵辉向记者表示,"而具身智能机器人被期待拥有自我感知、自我决策和执行的完整能力,可以视为 独立的生产单元,从这个角度看,当前行业发展仍有不足。"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采访多位企业高管、行业专家了解到,"大脑"能力不足导 致应用场景受限,仍然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一大痛点。 "举一反三"能力弱 "现在,多数人形机器人'小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能够比较自然地跑跳、在移动中保持平 衡,但'大脑'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现在的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