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弈可转债市场 公募策略嬗变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2025-08-10 21:05

□本报记者 魏昭宇 基金经理的操作分化与应对,是估值体系重构与相关投资策略的主动进化。部分基金经理正转向精细化 的行业配置、创新的量化模型,主动管理能力正站上"C位"。 操作分歧已现 以中证可转债指数为例,该指数自2024年9月下旬以来持续走高,8月8日中证可转债指数收于467.77 点。从数据来看,当前点位已处在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可转债这类资产成为固收类产品"锋利之刃",是"固收+"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之一。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受益于可转债市场的回暖,多只可转债主题基金2025开年以来表现不俗。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南方昌元可转债A、博时转债增强A两只产品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20%; 中欧可转债A、华宝可转债A、华商可转债A等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15%;财通可转债A、国泰可转债A 等产品亦表现不俗。 近期,"固收+"基金借可转债斩获超额收益的黄金期仍在延续。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8日,多只重仓 可转债的混合一级债基与混合二级债基交出了亮眼答卷,多只可转债主题基金年内回报率超15%。 值得注意的是,身处估值高位的可转债市场,正遭遇机构资金日益明显的分化操作。天相投顾基金评价 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