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的VLA“长征”
在理想i8发布会举行之前,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与前同事、维他动力联合创始人赵哲伦分享了自己关于"选择"的长期主义哲学。 "要选'长'的,这件事情最好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功,如果是个很短时间就能成功的,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能成功,反而没什么壁垒。选'长'的,跟时间做朋友, 就有耐心了。"李想说。 当晚,外界都以为理想i8是唯一主角。但这是一场有双主角的发布会,李想在现场宣布,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将随理想i8一同交付。 2025年的智能驾驶战场,弥漫着"短平快"的焦虑。数据上,部分车企依赖人工采集"老司机数据",甚至雇佣数百人实车路测,成本高昂却效率低下。算法 上,端到端+VLM架构遭遇瓶颈——训练数据突破1000万Clips后,性能增长缓慢。评测上,实车测试无法复现极端场景,接管里程的数字繁荣背后隐藏着极 端场景的未解难题。 面对这些现象,李想曾用这样一句话提醒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端到端模型像猴子开车,它能够学习人类行为,但并不理解物理世界。 李想的犀利比喻,直指行业痛点——短期可落地的技术≠真正智能。基于这样的信念,理想没有简单粗暴地用规则算法"修补"端到端缺陷,而是选择了一条 更艰难的长期主义道路:推翻现有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