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源变清波:中国东北“小黄河”变形记
Xin Hua Wang·2025-08-13 01:39
新华社沈阳8月12日电 题:沙源变清波:中国东北"小黄河"变形记 新华社记者洪可润、丁非白 漫步在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的柳河临水休闲区,站在观景台远眺柳河,只见清澈的河水倒映蓝天白云,两岸翠绿的水稻正拔节生长,不时有 水鸟在湿地上飞过。 "面对今年汛期以来的几场急雨,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担心'悬河'入城了,河中泥沙也大量减少。"彰武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河道管理部部长韩丽 霞说。 2025年5月29日,彰武县大德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在樟子松嫁接红松穗条示范项目现场检查嫁接后植物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如何重塑母亲河成为摆在彰武面前的难题。2020年,阜新市启动柳河彰武县段综合治理与土地整理工程,实现"留住水、含住沙、改良田、护生 态"。 彰武在北部乡镇选出沙化比较严重的土地,实施旱田改水田,以水含沙发挥水田湿地效应,并通过实施引水入田工程,保障水田的用水需求。 位于彰武县西北部的大冷蒙古族镇曾经是风沙弥漫的"沙窝子"。如今,在大冷镇水田湿地的稻田里,沙地水稻正奋力拔节。今春,这片土壤积累 的营养耕层已经从5年前的极度稀薄,达到了35厘米。 大冷镇上三家子村村民吴百灵说:"将原本的玉米旱田,改成现在的水稻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