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观察)从“炫技”到干活 机器人何时展露“真功夫”?

中新社上海8月13日电 (记者 郑莹莹)智元机器人近期对外宣告,其近百台远征A2-W轮式通用机器人已 赴中国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工厂产线搬箱,实现规模化落地。 伴随具身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何时能大批量上岗,深入工厂、迈入家庭?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教授孙富春在受访时道出人形机器人真正能干活的关键——大的负载能力和拟人的"大脑"。 他认为机器人发展现在进入一个快车道,10年以后,会干活的机器人将在各个行业发挥作用,人形机器 人的形体结构会发生变化,其感知运动能力、认知交互能力、跨场景跨任务能力等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建政告诉中新社记者,机器人在"进化",要从"婴 儿"时期的慢爬、走路,逐步成长为能力出色的"技术工人",能精准干活之后,才能适应岗位。以一条 每小时生产90台车的汽车生产线为例,如果机器人发挥不稳定,每次作业有几秒甚至几十毫秒的延迟, 累积起来就会造成生产节奏失序。 今年2月,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围 绕具身大小脑模型等方面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