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Xin Hua She·2025-08-13 13:22
立秋刚过,山东乐陵寨头堡乡冢上村,玉米正值授粉期,乐义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闫乐义一大 早就在地里查看玉米长势、密度,了解抽雄授粉出穗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胡璐 "这个品种耐盐碱、耐干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虫害也不多,看样子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闫乐义告 诉记者,他从2021年起开始种植玉米新品种"中玉303",这几年每亩地产量比以往多出三四百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为更好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重要农作物玉米涌现出越来越多 高产耐密植、优质宜机收新品种,生动展现了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 国家玉米育种联合攻关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宇告诉记者,曾几何时,我 国玉米"过硬"品种不多,加之近年异常气候频发,产量提升不稳定,经常受高温干旱等因素困扰。同时 玉米茎腐病和穗粒腐病等玉米的"癌症"也是厉害的"杀手",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和质量。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题: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努力攻关研究出耐盐碱、抗洪耐旱的玉米品种,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迫在眉睫。"他说。 与水稻、小麦等不同,玉米起源于美洲,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并不丰富,并且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