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环境与运气:生物学的未来在哪里?
Di Yi Cai Jing·2025-08-16 04:50
列万廷提出了基因、有机体、环境"三重螺旋"的概念,强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1990年3月,多伦多大学礼堂里座无虚席。享有盛名的遗传学家、进化生物学家R.C.列万廷(1929~2021)用一张玉米田的照片开场: " 把同样的种子撒进贫瘠与肥沃的土壤,你会看到截然不同的生长高度。请问,这是基因决定,还是土地决定? " 台下没有统一答案——这正是列万廷想要的效果。 列万廷是受加拿大广播公司之邀,主讲了5场"梅西讲座"。讲稿1992年被整理成《作为意识形态的生物学》一书,中文版直到2022年才面世,却像把30年前 的火种直接扔进21世纪20年代的舆论干草堆:基因彩票、智商基因、犯罪遗传学、祖源测试、人类起源非洲说……话题越热,争议越尖锐。 列万廷攻击的对象,主要就是基因决定论,这乍看有点奇怪——作为世界知名、屡获大奖的遗传学家,率先将分子工具引入生物学的大拿,他显然非常了解 基因对生物的重要性。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生物学》中,列万廷只轻描淡写地点了理查德•道金斯一次名,可能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在他看来只是一部 不那么合格的大众科普书,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和老同事威尔逊论战,并集中火力攻击当时引起极大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