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客居天津的丹麦人,深刻影响了城市基础建设
Di Yi Cai Jing·2025-08-16 04:50
在新书《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生活在天津的丹麦人,1860-1912》中,这些丹麦移民及其家庭的故事,第一次全景式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曾有近150名丹麦人来华后生活、工作在天津。作为洋务运动的发起之地,天津是中国近现代发展较早、引入西方技术较早的 城市之一,丹麦人当时在天津也以创业或受雇的方式,参与到了城市的发展中。 丹麦人没有形成相对成规模的聚居地。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有人成为成功的商人和受人尊敬的技术官员,有人则经历坎坷,甚至因违法而被捕入 狱。在哥本哈根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来福的新书《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生活在天津的丹麦人,1860-1912》中,这些丹麦移民及其家庭的故事,第一次 全景式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璞尔生与林德,近代天津的技术精英 大北电报公司的员工卡尔·璞尔生1881年抵达天津,应李鸿章之邀,建立了电报学堂。璞尔生家族是在天津最有名望的丹麦移民。1888年,卡尔的小女儿 艾莉·璞尔生在天津出生,她可能是最后一个离开天津的丹麦人,1952年才迁居香港。璞尔生的妻子玛蒂尔德·彼得森是一位哥本哈根商人的女儿。 在电报学堂任职期间,璞尔生编写了培训中国电报员的课本,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