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技术进阶的窗口
Ke Ji Ri Bao·2025-08-18 01:18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北京接连举办机器人马拉松、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及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全球目光聚焦中国。这三大赛事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还成为产业实 力的"展示窗",既彰显我国在该领域话语权的提升,更预示着未来行业标准制定中的先发优势。 280支参赛队伍中,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联动尤为亮眼。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基础研究提供源头活 水,天工、宇树科技等企业推动成果转化,这种"双向奔赴"正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当10台机器人在绿茵场完成无人工干预的攻防转换;当百米竞速机器人通过运动控制精度冲过终 点……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秀,更像一把标尺,丈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 走向赛场的跃迁速度。 当然,赛事也反映出机器人在运动灵活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但技术迭代需 要"试错场",更需要"成长观"——每一次失误与改进,都是向成熟迈进的阶梯。当下技术虽显"稚气", 但持续突破的势头,已然描绘出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的未来图景。(华凌) 赛场内外,机器人迭代的表现令人瞩目。从最初步态蹒跚、动辄摔倒难起,到如今大步流星、自主 完成复杂任务,技术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