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搭建交流平台 访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
《金融时报》记者:为什么举办这场比赛? 8月17日,为期3天的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 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闭幕。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齐聚北京,围绕竞技赛、表演赛、场景 赛、外围赛共26个赛项展开487场比拼,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 果。 为了让机器人和技术人员尽早适应场地,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将这场由人与机器人共同演绎的运动会完 美呈现在观众眼前,北奥集团进行了长达90天的筹备工作。从机器人足球比赛的每一平方米草地,跑步 比赛的每一圈跑道,到分拣机器人将要取用的每一盒胶囊药剂,礼仪机器人搬运的每一个行李箱……这 些都是北奥集团一次又一次反复推敲细节、精益求精的结果。 开赛前夕,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专访。 赵东伟:目前机器人对竞赛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光线的敏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举例而言,我们原本 设计田径类的赛项在鸟巢举办,但是考虑到8月份北京雨水天气比较多,而雨水对机器人有影响,有可 能会使电子元器件短路或者操控失灵。组委会最终确定将所有的竞赛类赛项都设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速 滑馆是一个封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