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村镇银行如今还能否发挥“鲶鱼效应”?
Jin Rong Shi Bao·2025-08-21 04:56

从公开信息看,村镇银行以"减量"为特征的改革在2025年进一步加速。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 统计,金融监管总局系统今年以来已公开超过百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收购或解散的批复,这一数字 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村镇银行机构减少数量。 近些年来村镇银行经历了怎样改革历程?村镇银行这类机构又为何会走上"减量提质"改革的道路? 在超200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另有不少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进行股权加码后,上述问题的答案或许 对探寻村镇银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方式有裨益。 管理架构和股权结构被重塑 村镇银行这一类型机构经营状况和改革进展受到较广泛关注是2021年之后的事情;从次年(2022 年)起,村镇银行机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其实,村镇银行改革自2018年已显出迹象。 2018年,原银监会在年初推出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政策,旨在调整优 化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并提升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事实上,村镇银行这类机构是为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而出现的。彼时,城镇化趋势明显加快,部分银 行机构网点大批从农村撤出,农信机构在农村地区形成了对金融供给的相对垄断,进而造成农村金融服 务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