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门诊打包付费:借力医保“强基层”
Jing Ji Guan Cha Wang·2025-08-22 11:12
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门诊"打包付费"后,由于基层可以获得更多财政投入支持,且医务人员的人工成本 更低,所以只要能把病看好,同样的支付标准下,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结余资金。这种激励机 制可以推动基层医务人员向大医院看齐,既不过度诊疗"小病大治",也不消极诊疗把患者推诿给大医 院。 梁嘉琳/文广东省医保局8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宣布自2026年起,对 全省的门诊医疗服务实施"打包付费"。这是全国首个对门诊医疗服务实施"打包付费"改革的省份。据统 计,全国各级公立医疗机构门诊与住院收入比例约为4:6,此举预计将影响广东省公立医院四成收入的 格局,并对患者在省内的就医费用、服务品质产生重大影响。 国家医保局早已向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区推广"打包付费",即医保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医保 按病种分值法付费(DIP)。然而,上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设计之初仅适用于住院医疗服务,门诊医疗 服务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仍然沿袭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模式。在公立医院外部保障机制不到位、内部监督 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不少医院仍有做大门诊服务数量和金额的现象。 有些医院通过门诊过度医疗赚钱,一个感冒患者就诊 ...